|
千々岩助太郎 Chijiiwa Suketaro, 1897-1991 台灣本土建築研究先驅 台灣高砂族原住民建築研究者 台灣前輩建築教育家 台灣建築會誌主編 台北工業學校校長 台灣南方協會南方資料館囑託 台灣總督府建築技師 成大建築之父 台灣前輩登山家 日本九州大学工学博士 日本九州産業大学学長 1986台灣九族文化村設計指導 |
約攝於1965,千々岩力博士(高岡法科大学学長)提供。 |
陳凱劭 撰 2004年03月起撰寫本頁 千千岩助太郎(Chijiiwa Suketaro, 1897-1991)被公認為台灣日本時代高砂族原住民住屋之研究泰斗,在建築學、建築教育、建築史學、人類學、民族學、登山界具有崇高地位。千々岩助太郎在台灣22年(1926-1947),曾是台北工業學校(今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科教諭14年,最後當到校長;並在日本統治最後一年,創立台灣第一個大學級建築科系:成大建築系,主持修護台灣最重要史蹟赤崁樓,也是台灣的前輩登山家。 千々岩助太郎也曾勘察全台灣漢人古建築宗廟大宅、南洋南島語系民族土俗建築、台灣荷西時期考古,惟並未像高砂族原住民住家考察而為外界所知;再加上日本時代,他主持台灣建築會誌編輯工作報導日本時代新建築,他幾乎會是完整的台灣建築史學的第一位建構者,可惜1945年日本戰敗,1947年離開台灣,引揚歸國,未能成其願。 千々岩助太郎雖是植民統治集團的一員,但是,他有族群平等、崇尚多元文化、關懷弱勢的概念,這在現在已是普世價值,但當年還不是。終戰直後,他引揚歸國,仍關心台灣、心繫台灣原住民族,盡其個人所能,照顧提攜在台期間所認識的學生及台灣原住民,這值得台灣人民尊敬。他在台灣考察記錄,是復原台灣原住民文化重要根據,是他留給台灣人民珍貴的遺產。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藝文中心(台湾台北州台北市大安町二丁目台北工業学校芸文センター);2012.08.25。左一:千々岩 力学長;中:千々岩 壬さん;右前笠 征教授。筆者與大海報上的千々岩助太郎祖師爺一樣戴防暑帽、SAFARI裝、Leica鏡頭、足袋。 |
1897 |
日本国佐賀県出生 |
||
1904 |
日本国佐賀県三養基郡鳥栖尋常高等小学校尋常科に入学 |
||
1910 |
日本国佐賀県三養基郡鳥栖尋常高等小学校尋常科卒業 日本国佐賀県三養基郡鳥栖尋常高等小学校高等科入学 |
||
1912 |
佐賀県三養基郡鳥栖尋常高等小学校高等科卒業 九州鉄道局教習所電信科入学 |
||
1913 |
九州鉄道局教習所電信科卒業 九州鉄道局鳥栖駅電信掛任命 |
||
1916 |
九州鉄道局鳥栖駅電信掛退職 佐賀県神崎町私立神陽学館第2 学年入学 東京都私立赤坂中学校第2 学年転入 |
||
1917 |
東京都私立赤坂中学校第2 学年修了 東京都私立正則中学校第4 学年編入 |
||
1919 |
東京都私立正則中学校卒業 名古屋高等工業学校建築科入学(校長:武田 五一) |
||
1922 |
名古屋高等工業學校建築科卒業 広島県立工業学校教諭 被譽為該校大正時期建築科人氣教官(詳:わが国産業化と実業教育 第3章:事例研究:D 広島県職工学校) |
||
1923 | 宮崎県立宮崎工業学校教諭 | ||
1924 | 愛知県名古屋市立工芸学校教諭 | ||
1925 |
被広島県立工業学校老長官,高井利五郎(台北工業學校第四回校長,任期1924-1929)邀請來台灣台北工業學校 台湾公立実業学校教諭 台北州立台北工業学校教諭(即後來之台北工專、台北科技大學) 台北工業學校教諭檔案照 台北科技大學校內,僅存的日本時代台北工業學校建築物,曾為校史館。 校史館下方通氣孔,有台北工業學校校徽。 |
||
192? | 結婚,夫人為台北師範卒業,在旭小學校任教。(旭=Asahi,今台北市東門國小) | ||
1929 | 台灣建築會成立,台灣建築會誌發行第一期。加入台灣建築會為正會員。 | ||
1929 |
昭和4年,千々岩助太郎擔任台北工業學校教諭履歷(台灣總督府檔案,來源: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網站)
|
||
1930 |
參與總督府建築技師栗山俊一主持的台南安平古堡及赤崁樓等荷蘭時代史蹟考古調查。 下圖為本次調查所繪之普羅民遮城(赤崁樓)原始復原圖。 千々岩助太郎先生長子千々岩力博士,2009.08.25在台南市安平古堡,觀看1930年栗山俊一技師、千々岩助太郎教諭等人的勘察團隊所畫的安平古堡考古復原圖。 |
||
1933 |
千千岩助太郎台北住家,位於大安町二條通,由千千岩氏自行設計,為當年台北名宅之一;此照片發表在台灣建築會誌。 千千岩助太郎台北住家平面,此平面發表在台灣建築會誌,為千千岩手繪。 |
||
1932-1945 |
1932起依序擔任台灣山岳會幹事、理事、常務理事。 接受台灣山岳會會長及創辦人沼井鉄太郎(Numai Tetsutarou)的登山專業訓練。 (註:沼井鉄太郎,1898-1959,東京帝国大学農芸化学科卒業,1926年7月に来台し、台湾酒・タバコ専売局に勤め、1936年に退職して日本へ帰国。1959年に享年62歳で病死しました) 右為1988.05.20民生報,千千岩助太郎生前最後一次回台灣,參加台北南天書局「台灣高砂族之住家」復刻重刊版事宜,並於訪台時與台灣登山界大老吳澄寬會面的報導。 |
||
1932-1940 |
創立台北工業學校山岳部,擔任首任部長,多次組校內登山隊登台灣山岳 台北工業學校時期登山訓練的寫真 |
||
1934 | 登大武山(3231M)、霧頭山(2822)時有感,決定投入全面的高砂族九族建築考察研究。 千千岩助太郎後來提到: 一九三四年的冬天,我從大武山縱走到霧頭山,驚訝地俯瞰到腳下那些點綴於山腹的排灣族部落群。大氣中瀰漫著濃紫色的霧氣,但是整齊地排列於山腹的石板屋,在日光直射下發出閃耀的白色反光。走近的時候,看到那種施過淺雕,並以黑、白、紅三原色塗抹過的簷桁和門扉,以及出現在門外的男女少年柔和的圓臉,我不禁睜開眼睛,停足欣賞。我坦白地說,這個畫面促成我甘願花十多年功夫,去研究台灣原住民住屋的動機。 |
||
1935 |
千千岩氏擔任編輯,且文章著述極多的「台灣建築會誌」,選出以台灣高砂族圖案的封面設計。此封面設計自1935年初用到 1939年底,整整五年。 選用高砂族圖案,一方面很可能是當時的流行;另一方面,極可能是千千岩氏在編輯內部力挺。 日本時代自1930年代起,台灣興起高砂族研究熱;原因有二,一是因台北帝國大學的創立,從日本內地有一群優秀的人類、考古、熱帶醫學、地質、語言學者來到台灣,投入了台灣高砂族的研究。其實台北帝國大學的成立,本來就是要促進台灣本土研究的。 第二個原因是,日本的南進政策已確定。亞洲南洋有為數極多的南島民族。在台灣進行高砂族研究,正可以儲備研究人材兼做熱身,以備將來統治南洋,大東亞共榮圈之用。 台灣建築會誌封面設計及圖案,選用高砂族圖案,也是那個大時代的縮影。 |
||
1935 |
發表昭和十年台灣中部(台中州、新竹州)大地震震災勘察,台灣建築會誌。 2012年台中州大甲郡沙鹿庄役場の現況,與 iPad2 中,1935年千々岩助太郎先生發表的勘察文章寫真之圖像。 |
||
1935.10 |
四建築會(日本建築協會、台灣建築會、朝鮮建築會、滿洲建築協會),在台灣台北高等學校舉辦聯合大會。會後四建築會代表,進行台灣全島見學之旅。由台灣建築會會長井手薰以主辦會長率領。見學經過及行程由千々岩助太郎發表在台灣建築會誌第8輯第1號(1936年) 阿里山新高登山口に於ける記念撮影。下左四井手薰會長;右上穿台北工業學校教諭制服戴制帽、有Leica相機背帶的就是千々岩助太郎。 日月潭化蕃村に於ける記念撮影 |
||
1936 |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藤島亥治郎依日本学術振興会獎助,到台灣21天考察台灣的建築。藤島台灣走馬看花之旅,其實得力於千千岩助太郎、栗山俊一等幾位台灣建築會會員的提供資料,規劃路線;建築會會長井手薰並曾陪同藤島亥治郎登山涉水。 藤島亥治郎在1947年將台灣走馬看花之旅公開出版,書名為「台灣的建築」,編輯助理為當時東京大學助手郭茂林。郭氏為台北工業學校畢業,為千千岩 助太郎畢生最得意門生。千千岩刻意提拔安排到東京帝國大學建築系,後旅居東京開業,為日本戰後重量級建築師,對祖國台灣高層建築技術貢獻良多。 本書在台灣1990年代後漢文譯本有兩種版本:一是譯本,另一是改寫本。此書部份內容或可視為千千岩助太郎來台前十年的台灣本土建築調查成果。
|
||
1936 |
台灣山岳會十週年寫真集,1936年發行,台灣山岳會出版,由千々岩助太郎編集兼發行。 成大圖書館亦有藏本書,為千千岩助太郎1947年離開台灣時所寄附。 扉頁為新高山(玉山)南峰,為日本知名山岳畫家足立源一郎(1889-1973)繪。特刊中亦有多幅千千岩拍攝照片及整理文字記錄。 此書已由國立台中圖書館網頁的臺灣歷史珍藏 e 點通資料庫檢索系統將全書數位化。 |
||
1936.12 |
1936.12.16 台灣日日新報。重點內容是千々岩助太郎得到日本学術振興会的補助,進行台灣高砂族住家之研究。值得一提是,日本学術振興会是昭和7年,由日本昭和天皇本人親自贈金獎助而成立,是日本等級最高的學術獎助。原本獎助對象是大學級教授為主,但千々岩助太郎此時,僅是高職等級的台北工業學校教諭,卻能獲獎助。因此可看出,日本內地學術精英對台灣的南島民族研究之重視,及對南進国策之呼應。 戰前出任日本建築学会会長、大東亞戰爭時期出任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總長的内田祥三教授,曾在千々岩助太郎1962年丸善出版的《台湾高砂族の住家》一書作序提到,他曾主持1936年此獎助的審核,並大力支持千々岩助太郎提出之申請。 日文版: 同日漢文版: |
||
1937.04 |
1937.04.27 台灣日日新報 |
||
1937 |
發表《台灣高砂族住家の研究》第1報(台灣建築會出版) 千々岩助太郎撰的自序: 此書已由國立台中圖書館網頁的臺灣歷史珍藏 e 點通 資料庫檢索系統將全書數位化。 |
||
1937.07 |
1937.07.11 台灣日日新報 |
||
1937 |
台灣建築會年會演講:台灣高砂族之住家之系統研究(於今台大醫院講堂),穿白西裝,極為慎重。演講圖樣,以手工將測繪平立面放大,這在現在幻燈機、筆記型電腦+單槍的時代,很難想像演講需要如此大費周章。 |
||
1938-1942 |
台灣建築會誌:台灣高砂族之住家第1-5報 1940年花蓮阿美族太巴塱社考察記錄: 1941年蘭嶼雅美族考察記錄: |
||
1938.03 |
南臺灣に於ける高砂族住家の研究(http://ci.nii.ac.jp/naid/110006327188) 千々岩 助太郎 臺北工業学校 建築雑誌 52(636) pp.325-326 1938.03.20 (PDF版本下載) |
||
1938 |
南臺灣に於ける高砂族住家の研究(http://ci.nii.ac.jp/naid/110004322270) The Dwellings of the Formosan Native Tribes in the South. 千々岩 助太郎(Tiziwa Suketaro);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 本論文には筆者が數年前より繼續中の高砂族住家研究の中間報告である。高砂族は其數15萬餘に過ぎないが全島の山間僻地に散在居住するを以て其調査研究には相當の日數を要した筆者は漸くパイワン族、ブヌン族及びツオウ族の各蕃を踏査し得たのみであるが各種族とも其住家には夫々特徴があり、殊にパイワン族の如きは甚だ變化多く大別しても5形式に分類する事が出來且つ亦各種族間の關係、交渉等にもつきざる興味が存在するが未だ研究の途中にあるので結論には到着しないが近年中には全島の蕃地を隈なく踏破して研究を完成する豫定でゐる。 建築學會論文集 (9) pp.243-250 1938.00.00 (PDF版本下載) |
||
1940 |
擔任台北州立台北工業學校校長(兩個多月) 台北工業學校檔案,校長時期照片 千々岩助太郎在短暫的校長任內,遇到三月底卒業式,簽發的卒業證書 台北工專校史稿中的檔案照片(不是在校時期照片) 台灣總督府檔案中,千千岩助太郎被任命為台北工業學校校長的文書記錄,昭和15年(1940)二月五日,這是中興新村的台灣文獻館找到的: 檔案的封面: 出現千千岩助太郎的一頁: 1939年台北工業學校校門: 1941年台北工業學校校門: |
||
1940.07 |
1940.07.31 台灣日日新報 |
||
1941 |
紅頭嶼に於ける高砂族住家の研究(http://ci.nii.ac.jp/naid/110004322280) A Study of the Dwellings of Native Formosan Tribes in Kotosyo. Tiziiwa Suketaro;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 日本建築學會論文集 (21) pp.25-33 1941.00.00 (PDF版本下載) |
||
1941 |
找到的另一份昭和16年(1941年)六月總督府人事檔案,不過看不出是被免什麼官位。 封面: 出現千千岩姓名的一頁: |
||
1941 |
因為具有多年台灣高砂族住屋調察之資歷,千々岩助太郎被聘為台灣南方協會囑託、南方資料館囑託。整理南洋南島民族住居建築並寫成報告,作為南進國策、大東亞戰爭準備的綜合情報蒐集之一部份。 台灣總督府直屬南方資料館廳舍外觀,建於1940年。本寫真取自美國TIME, LIFE雜誌攝影資料庫,攝於終戰直後的1950年代,拍攝彼時是美國台灣防衛司令部(差不多像戰後日本的GHQ)。 |
||
1942 |
台湾総督府外事部,1942.11出版兩本由千々岩助太郎囑託撰寫的兩本南方(南洋)研究調查報告 這兩本報告在封面、封底、首頁、目錄、版權頁,並無著者千々岩助太郎囑託之姓名,僅在「凡例」頁列出了千々岩助太郎囑託姓名。這使得這兩本書,在過去沒被特別發現是千々岩助太郎所撰寫的報告。而戰後日本人普遍對大東亞戰爭、大東亞共榮圈歷史,採取淡化或遺忘態度,使得千々岩助太郎這段大東亞戰爭期間的南島民族住居調查研究,過去並未列在他的生平履歷之中。 第一本書是南洋原住民住居調查研究;第二本係針對南洋熱帶建築設計提出的對策與指導。此二本由台灣總督府出版的官方報告,已在日本国国会図書館近代デジタルライブラリ(數位圖書館)可以線上全書瀏覽。 |
||
1941-1943 |
台北高等學校(校址為今台灣師範大學)非常勤講師(兼任),教授「住居學」課程。 (註:在此同時,李登輝、邱永漢等人亦同時在台北高等學校就讀。這幾位可能曾修習過千千岩助太郎的課。高等學校為帝大預科,卒業後可投考日本各帝國大學,李登輝後來就讀京都帝國大學,未及卒業,被動員入伍,戰爭結束返台,續就讀戰後改名的台灣大學。) |
||
1942 |
設計嘉義水上,北回歸線標。 現況(2006.08攝): 此為千千岩助太郎,自認在台灣三大重要作品之一(餘二項重要作品為1944台南赤崁樓修復、栽培台北工業學校門生郭茂林為日本著名建築家)。 此標誌七十多年來已整修多次,基本形體未變,原為洗石子,水平溝縫極深,但現在看不太出來了。2005北回歸線園區開館後,將之歸為「第五代北回歸線標誌」,並複製重建縮小版的第一代到第四代北回歸線標,繼續屹立在台一線旁。 詳見:嘉義水上北回歸線標 |
||
1943 | 高砂族九族代表性原住民建築考察大致完成,與日本著名老字號,最早引進洋文書,連伊藤博文都常去看書買書的丸善株式会社出版部簽訂出版契約,準備出版在台高砂族建築考察著作,但大東亞聖戰漸趨熾烈,連返回日本內地的交通都暫停,出版事宜暫停,一直到1960年才出版。 |
||
1942-1944 |
奉派到台南市負責赤崁樓修復工事。 昭和十九年赤崁樓修復工事概要,有總督長谷川清、台南州知事宮尾五郎、台南市長羽鳥又男、總督府官員大倉三郎、山中樵、千々岩助太郎等人。 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寄付的台南市長羽鳥又男胸像,羽鳥市長為此次整修的關鍵人物。 工程設計:大倉三郎,總督府營繕課長(日本時代台灣營建體系最高官員) 考古: 山中樵,總督府圖書館館長(日本時代台灣考古歷史文化最高官員)。 施工:千千岩助太郎(台灣建築學界最資深教授) 油漆:顏水龍 (日本東京美術學校洋畫科、研究科畢業,曾赴法國巴黎深造,曾任總督府囑託,台灣總督府美展審查員,被千千岩聘為今成大建築系第一任美術教授,研究台灣原住民及本土手工藝多年) 施工圖:盧嘉興(台南市役所土木課技士,負責施工圖等;盧嘉興戰後成為台南市著名文史作者,亦對本次修復留下記錄) 此次赤崁樓修復,為日本時代少見的官方主持古蹟修繕,赤崁樓亦是台灣最重要史蹟,此次古蹟修復團隊為當年台灣一時之選;層級之高,為台灣古蹟維修史上空前絕後之盛事。 1943-1944的台南古蹟赤崁樓修復工事,是千千岩氏自認在台灣22年,三件最滿意的作品之一。(餘二為栽培門生郭茂林為日台兩國一流建築師、嘉義水上北回歸線標。 |
||
1943 |
因到台南出差,於是有機會與總督府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校長佐久間巖見面。由總督府營繕課長推薦,獲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教授派令,負責辦理建築與土木兩科新設事務。台灣總督府官報第四百八號,昭和18年登出敘任及辭令(台灣總督府檔案,來源: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網站)。 以下為1981年,在日本出版,台南高等工業學校創校五十週年,日本校友會(以日本時代日籍校友為主)刊物,千千岩助太郎教授所撰創系的回憶文章。這是成大建築之父,在創系37年後所開出的一張出生證明書。 全文翻譯如下:
千千岩力手繪,1944-1947鄭子寮官舍環境圖(黃色楷書字為筆者附加) |
||
1943 | 8月獲聘台灣總督府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教授,敘高等官四等,六級俸 10月兼任寮務課長(學寮:學生宿舍)。 |
||
1944 |
學生作業:兒玉總督及後藤長官紀念博物館(今台北市國立台灣博物館)平立面圖學作業,1944。 作者為第一回生土井卓三與富永勇男兩位,此為千千岩助太郎所擔任課程之作業。 土井卓三與富永勇男兩位學生很特別,皆畢業於台北工業學校,原就是千千岩校長的學生。後來兩位因大東亞戰爭,入伍服役,千千岩助太郎教授應聘籌備建築學科時,親自到部隊裡,說服皇軍部隊長,把兩位從軍中帶出來,進入建築學科深造。 這兩位學生高職時代的校長,變成專科時代建築學科主任,再次與千千岩教授相遇。土井卓三與富永勇男因已受過數年建築圖學訓練,表現遠優於一般中學校卒業生,故作品被系上收藏。土井卓三與富永勇男在終戰後返回日本,一直與千千岩教授有聯絡。 土井卓三作業: 富永勇男作業: |
||
1944 |
在戰火下,帶著台南工業專門學校建築學科生,到淡水紅毛城測繪 1980年,千々岩助太郎博士將測繪圖轉贈周義敦(成大建築1968畢,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再由周義敦博士發表於1980年10月《建築師》雜誌。 詳見我寫的:戰火下的紅毛城。 |
||
1945-1947 |
終戰後被留任,任改制後的省立工學院建築工程系教授兼代理主任。所教過的台灣籍學生有梁瑞庭、徐哲琳、高煥庚、林國樑(第一回生),李風、李豐爵(第二回生)等人。 主持修復今成功大學在大東亞戰爭期間受轟炸受損的校舍。下圖為1944年顏水龍教授暫用的建築系美術教室(在日本時代圖書館內,今物理系),屋頂在1945年被美軍炸出一個大洞,由千千岩教授主持修復。 |
||
1946 |
以建築系主任身分,終戰後主持因大東亞戰爭被美軍轟炸毀壞的台南師範紅樓原貌重建工程 台南大學(原:台南師範)紅樓,前為千々岩助太郎先生長子千々岩力博士, 2004.03.05 |
||
1946.12 |
學校昇格為「省立工學院」,舉辦昇格博覽會,建築系教室舉辦展覽,顏水龍所畫速寫。 其中光頭穿軍服者為台灣行政長官陳儀,與陳儀簡報者可能是中國人校長王石安或代理系主任千千岩助太郎(此三人都會講日語),桌上為學校未來長程發展計劃模型。 |
||
1947 |
228事變後,成大校內留任看守的日本人教授及各機構留任看守的日本官員,被國民黨政府懷疑有唆使台灣人反抗國民黨外來政權,故命令短期內全數遣返日本。 3月31日,千千岩助太郎全家(一家六口,夫妻兩人與四個兒子)離開台南,經基隆、等待船期,5月8日才回到日本。 依當年國民黨政府的規定,遣返的日人只能帶三件行李回去。千千岩助太郎臨行前把建築類的圖書轉賣給建築系台籍學生,部份捐建築系圖書室;登山類書籍捐贈成大圖書館;二十多年來的原住民住屋及台灣本土建築考察資料(寫真與測繪圖)暫託給鄰居好友兼同事顏水龍教授。 上為昭和14年(1939年)購入的「日本建築史」,下方簽名羅馬拼音為 S. Chidywa。 左為成大圖書館、建築系圖書室,有為數近百的千千岩助太郎1947離台返日前所寄付的日文書。
|
||
1944 |
千千岩氏將台北工業學校的得意門生郭茂林(Kaku Mou-rin, 1920-2012 ,台北工業學校畢業),推薦給東京帝大總長內田祥三教授(內田祥哉教授之父)、建築學科教授 岸田日出刀教授(丹下健三、前川國男的老師);郭茂林先生先進入東大岸田日出刀教授研究室,再擔任建築學科助手(助教)。 郭氏以台北工業學校學歷(類似今高職),台灣本島人身份,竟能擔任亞洲第一名校東京帝大之助教,今日看來匪夷所思。可見當年千千岩助太郎教授用力之深,與郭氏表現之佳,方有機會。 郭氏後來在東京開業,成立KMG事務所,不負恩師千千岩之栽培,成為日本戰後重量級建築師,專精於高層建築技術,改寫日本戰後高層建築法規,設計多座東京著名地標。郭氏在日本、台灣均有重要作品,在日本建築界有「巨塔の男」的美譽;郭氏終生感念恩師千々岩校長的栽培牽成。 郭茂林先生於自己主持設計,曾為1960年代日本第一高樓的東京霞關大樓(霞ヶ関ビル)的KMG事務所內照片,攝於1987年。窗外為日本國會議事堂,照片為郭茂林先生公子郭純(Kaku Jun)提供。 日本東京都霞ヶ関ビル(霞關大樓);參見我寫的:千々岩助太郎と郭茂林 |
||
1948 | 任廣島工業專門學校講師 | ||
1949 | 文部省教育施設部高松工事々務所長 | ||
1949-1951 | 日本建築學會,四國支部(香川縣高松市),發起創部支部長 | ||
1950 |
日本建築学会研究報告 (http://ci.nii.ac.jp/naid/110003831491) 台湾高砂族住宅の研究 : 第3報. アタヤル族の住家 (文部技官 文部省教育施設部高松工事事務所) pp.193-196 1950.08.00(1950出版,重刊戰前文章) (PDF版本下載) |
||
1951 |
日本建築学会研究報告 (http://ci.nii.ac.jp/naid/20003157535) 台湾高砂族住家の研究 (第4報 サイシャット族) (文部省教育施設部高松工事々務所所長) (12) pp.248-251 19510600 (1951出版,重刊1937戰前文章) |
||
1951 |
日本建築學會研究報告(http://ci.nii.ac.jp/naid/110003830109) 台湾高砂属住家の研究 第5報 : アミ族 (文部省教育施設部高松工事々務所所長) (15) pp.79-82 1951.11.00(1951出版,重刊1940戰前文章)
(PDF版本下載) |
||
1952 | 文部省教育施設部福岡工事事務所長,負責審查督導九州七縣所有國立大學校舍建築。 | ||
1952 |
日本建築學會研究報告(http://ci.nii.ac.jp/naid/110003830320) 臺湾高砂族住家の研究 : 第6報 附属構造物 (18) pp.166-167 1952.05.00(1952出版,重刊1943戰前文章) (PDF版本下載) |
||
1952 |
日本建築學會研究報告(http://ci.nii.ac.jp/naid/110003829193/) 台湾高砂族住家の研究 : -第7報- 住家形式に依る分類及びその分布 (20) pp.187-188 1952.10.10 (PDF版本下載) |
||
1954 |
日本建築學會發表論文:整理在台末期,對台灣漢人寺廟、住家的研究成果。 台湾に於ける漢民族の住家(http://ci.nii.ac.jp/naid/110003833878) 日本建築學會研究報告 pp.329-330 1954.05.00 (PDF版本下載) |
||
1958 |
終戰後首次來台,拜訪顏水龍教授(1949因房子被國民黨軍隊強佔,離開成大,此時已遷居台中,從事手工藝推廣),取回由顏水龍保管多年的台灣高砂族原住民勘察資料;回日本後開始整理在台二十二年調查資料。下圖為1959年到台中與顏水龍全家合影。 |
||
1959 |
日本建築學會發表論文:整理在台末期,對台灣漢人寺廟、住家的研究成果。 台灣の寺廟建築(http://ci.nii.ac.jp/naid/110003832815) (47) pp.B113-B117 1959.05.00 (PDF版本下載) |
||
1960 |
在日本出版「台灣高砂族之住家」一書,丸善株式會社出版部出版。 值得一提的,此書之序,由二戰時期東京帝國大學總長(校長)內田祥三所撰;內田亦為日本著名建築學教授。 |
||
1961 | 熊本大学(Kumamoto University,熊本市)工學部教授 | ||
1961 |
肥後五家荘の民家 : 第1報 平面の古形式 : 1. 地域・地勢 : 2. 沿革 : 3. 集落 : 4. 平面形式 : 5. 構造(PDF版本下載) (http://ci.nii.ac.jp/naid/110003832380) 日本建築學會研究報告(1960) pp.692-702 1961.00.00 |
||
1962 |
台湾高砂族住家の研究 第2部 : 民家学的考察 (http://ci.nii.ac.jp/naid/110000981136) A Study of the Dwellings of Formosan Native Tribes. Part II : A Comment from the View Point of Indigenous Dwellings. 熊本大学工学部研究報告 11(1) pp.28-51 1962.03.31 |
||
1962 |
建昭和36年度日本建築学会 創立75周年 : 九州支部設立25周年記念大会特集 |
||
1962 |
以「台湾高砂族の住家」一書獲日本九州(帝國)大學工學博士,時年65。 台湾高砂族住家の研究 (建築史・意匠) (学位論文要旨) (http://ci.nii.ac.jp/naid/110003779408) 建築雑誌. 研究年報 62 pp.265 1962.09.20 |
||
1963 |
農業構造改善にともなう農村施設の研究 第1報 (http://ci.nii.ac.jp/naid/110003807576) 熊本県玉名郡菊水町江田地区(12号,p.111) (九州支部研究報告集) (支部研究発表論文概梗) 建築雑誌. 研究年報,1963,pp.397;1963.11.20 |
||
1964-70 | 九州產業大學工學部教授,學長(校長) | ||
1966 |
因無法繼續台灣從事最熱愛的台灣高砂族原住民建築研究(戒嚴時期蔣幫國民黨在台灣有山海管制,更對外國人設限,阻止台日兩國民間及學術交流);轉而到日本國境內的琉球、肥後五家莊探訪當地原住民建築。 九州産業大学工学部研究報告:琉球紀行:
九州産業大学工学部研究報告:肥後五家莊之民家(http://ci.nii.ac.jp/naid/110000154043): |
||
1968-1969 | 日本建築學會,千々岩助太郎以九州産業大学教授身分擔任日本建築學會九州支部支部長(支部址福岡) | ||
1968 |
笠征(りゅう まさお,Ryu Masao,劉三富,1943- ),台灣泰雅族人。現任日本福岡大学人文学部 東アジア地域言語学科 教授;專長中国文学。 笠征教授1943年出生於台中梨山沙拉茅社,戰後被取漢名「劉三富」。他的父親ウマオ.サタン,是1938年8月千々岩助太郎去調查高砂族住家時,擔任隨行的行李夫兼助手。ウマオ.サタン長得很清秀聰明,在協助千々岩先生做高砂族家屋建築測繪時,反應很快,理解能力很強,是一位很優秀的高砂族青年。 1963年,因為台灣國民黨政權已解除日本人來台觀光禁令,這一年千々岩先生回到梨山,想找ウマオ.サタン老弟出來敘舊喝酒,族人卻告知此人早就過世,原來二十年前大東亞戰爭期間,台灣高砂義勇隊出征時,ウマオ.サタン已在南洋戰死。 千々岩助太郎於是追問他的家屬還在嗎?有沒有留下子女?才知ウマオ.サタン出征到南洋之前,有留下二個兒子,老二劉三富(笠征)台中一中卒業,正在淡水的淡江文理學院中文系就讀。 因為ウマオ.サタン老弟死於大東亞戰爭,讓千々岩先生感到難過不捨;但一聽到老弟遺留下來的兒子,居然可以唸到大學,使得千々岩先生感到驚喜,所以興起了想幫助的念頭。為此,千々岩助太郎花了幾年時間,在日本奔波交涉安排,希望讓笠征在淡江文理學院畢業之後,可以到日本繼續留學深造。 千々岩先生向日本文部省、外務省交涉時,特別強調這孩子父親在大東亞戰爭時為大日本帝國而犧牲生命,這孩子不過是想申請來日本留學深造,實在不應該刁難及拖延;這對曾為日本國犧牲者,也只是簡單的補償而已,講到激動時甚至還大聲拍桌子,督促官員儘快決定。後來當然如願獲得許可,可以到日本繼續深造。 笠征在台灣淡江文理學院中國文學系畢業,退役後在東勢中學擔任教員一年後,在1968年,他先到日本九州產業大学機械學科、再轉至九州大学中国語學科就讀,並住進千々岩助太郎的家裡,當做家庭成員一份子看待,。 笠征1974年博士課程單位取得滿期退學;1986年九州大学文学博士授與,是台灣原住民身份最早一批取得博士學位者。 笠征教授後來在日本擔任大學教授,入日本國籍。因為日本有嚴格規定僅能從有限的漢字選姓名用字,他選了與他漢姓「劉」(Ryu)同音的「笠」(Ryu)字為姓,再選了與他泰雅族名 Masao 同音的漢字「征」字為單名(千々岩先生的親生子女都取單名)。目前笠征教授在日本福岡大學擔任中國語、中國文學課程教授,因年事已高,已退休。 右照片為2012年笠征先生,攝於台灣屏東縣瑪家鄉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 笠征教授寫真取自日本九州大学岡村繁教授劉三富教師近影・略歴及び研究業績(1986) 福岡大学人文論叢 第44巻 第4号(通巻第175号) ;平成25年3月(2013年) 1968年笠征先生初到日本,福岡地方報紙,大幅報導71歲的老教授千々岩助太郎先生與25歲笠征(劉三富)先生的故事。(笠征教授收藏提供) |
||
1970 |
大分工業大學教授(1982改稱日本文理大學,Nippon Bunri University,位於大分県大分市) |
||
1971 |
西日本工業大學講師。 當時此校之學長(校長),為日本時代最後一任台灣總督府營繕課長大倉三郎,是千千岩助太郎在台灣末期的長官,亦為1942-1944台南赤崁樓修復工事總負責人,成大建築系創系第一位兼任教授(開設「建築計劃」課程)。 |
||
1972 | 読売理工学院之九州理工専門学校(此校已於 2003年停招併入読売東京理工専門学校内)教授 | ||
1972 | 子千々岩玄因去尼泊爾ダウラギリ(Dhaulagiri,世界第七高峰)登山,發生山難過世。編有「ダウラギリへの道 : 千々岩玄追悼文集」 | ||
1973 | 東和大學(Tohwa University, 位於福岡市南區,預定2010廢校)工學部教授,工學部長(工學院長) |
||
1974 |
發表五頁專文「高砂族住居研究の思い出」(台灣高砂族原住民住居研究的回憶),於國分直一教授(日本時代台灣民族考古學者,金關丈夫的學生)主編的「えとのす(Ethnos in Asia ----- 民族・民俗・考古・人類)」。 此期刊亦是「新日本教育図書」,出版地為下関市(山口)。 全文詳見:千々岩助太郎:高砂族住居研究の思い出 |
||
1977 |
千千岩手繪書中插圖:台灣主要山脈橫斷路圖 千千岩手繪書中插圖:插天山脈概念圖 |
||
1983-1986 |
因老友顏水龍向九族文化村創辦人張榮義董事長推薦,提供戰前在台灣高砂族建築考察的寫真、測繪、圖錄,供九族文化村施作高砂族原住民建築樣本;並親自來台施工現場指導數次。 九族文化村中之苗栗南庄社殼倉,千千岩助太郎1943測繪記錄。告示石碑有千千岩助太郎姓名。 蘭嶼達悟族(原稱ヤミ族)住家 排灣族住家、卑南族聚會所 布農族住家,魯凱族穀倉 九族文化村,1986年建村石碑,提到千千岩助太郎博士數度親臨指導。 |
||
1987 |
屏東瑪家國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亦根據千々岩助太郎博士的調查歷史記錄所建成,惟當年未邀請千々岩助太郎博士親自指導。圖為魯凱族穀倉、排灣族石板屋、內文社住屋。 |
||
1988 |
1960在日本發行的著作「台灣高砂族之住家」,由台灣南天書局再版(日文版)。 1988年來台參加新書發表,到老友台北大直顏水龍家拜訪之新聞報導(1988.05.12民生報) ,此為千千岩助太郎生前最後一次訪台。 顏水龍為了歡迎登山家老友,特別擺出老友熟悉的「玉山日出」(新高山の旭)畫作及顏夫人畫像歡迎。此「玉山日出」畫作在陳水扁總統時代曾掛在台灣總統府會客室。 |
||
1991 |
平成三年4月5日,千千岩助太郎於福岡家中,喝完最後一口台灣埔里紹興酒後,安詳過世,享年95。 |
||
1992 | 吳明修建築師編:千々岩助太郎略歷 (按:吳明修建築師為1958年成大建築系畢,台灣知名資深建築師,曾擔任郭茂林先生駐台代表,1990年代初曾受邀,短期赴日本九州福岡市九州產業大学擔任教授,當時曾打聽到千々岩助太郎福岡住所,正想登門拜訪向大前輩請益,可惜千々岩博士剛逝世) |
||
1992 |
位於台東縣的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本部,阿美族民俗中心,此依千千岩1943在花蓮光復鄉太巴塱調查測繪資料而重建;興建時千千岩助太郎已過世。 (成大建築薛凱元攝) |
||
2004.03 | 長子千千岩力博士訪問台南成大,捐贈1942-1944赤崁樓維修施工圖面及相關資料。 | ||
2004.06 ~ 2004.11 |
《台灣山岳》(雙月刊),第54期(2004.06-2004.07)、第55期(2004.08-2004.09)、第56期(2004.10-2004.11),三期連載翻譯介紹千々岩助太郎在1930年代台灣登山記錄〈畢祿山、中央尖山、南湖大山〉。 原文係出自《思い出の山々》(群山的回憶),除原文直譯外,還加上註解及近年新攝寫真作為補充;翻譯:許維貞;節錄校注+攝影:鄭安睎。 |
||
2004.11 | 長子千々岩力博士代表千千岩家族,到成大建築系參加創系60週年活動。 | ||
2006.02 |
長子千々岩力博士在顏水龍網站(由顏氏家屬成立之正式網站)發表:回憶顏水龍先生專文,此為筆者整理與千々岩力博士的對談記錄,再以千千岩力博士名義第一人稱發表,其中提及1944-1947千千岩家族在台南的生活情形,及戰後千千岩家族與台灣的往來。 |
||
2006 | 千々岩助太郎先生遺孀,千々岩 好子過世。 |
||
2006.07 |
九族文化村為了慶祝20週年 (1986-2006),舉辦「千千岩助太郎博士紀念特展」,紀念其對該村創建之重大貢獻,並介紹千千岩博士與台灣的淵源與感情,及在台灣的成就。並邀千千岩家族代表千千岩力博士博士(Chijiiwa Chikara, 1935- ,日本國台灣原住民交流會世話人代表 )蒞臨。 此特展由筆者負責籌劃,更多照片介紹詳見我寫的:九族文化村20週年(1986-2006) 展覽內容詳見:千々岩助太郎博士 紀念特展 九族文化村張榮義董事長頒紀念品給我: 筆者與千々岩家族代表(千々岩力博士)在展場合影。 |
||
2006.08 |
2006.08.09民生報A10文化風信版,報導千千岩助太郎博士為台灣建築研究先驅,為記者參考我網站並採訪我而寫成。 |
||
2006 |
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原大頭目 Kakitaan 祖屋,依千々岩助太郎1940年代測繪及照片重建。現已被列為台灣七個登錄的「文化景觀」之一。 請參考: http://www.justtaiwan.com.tw/unit-photos.asp?IDNO=S204&TYPE=S http://taiwanbbs.org/cgi/index.pl?b=cul,s=360,m=1104513194#r378 (照片由 http://blog.roodo.com/airportman 提供) |
||
2006 |
日本學者角田憲一(Sumida Kenichi,九州大學大學院博士);於2006.09日本建築學會,發表《台湾原住民住家に関する研究:千々岩助太郎資料を通して》。 角田憲一編:千々岩助太郎年表著作(PDF, 日本語)。 |
||
2007.09.26 |
應邀在政治大學民族學系之「原住民族基本認識與台灣多元文化」課程演講:千千岩助太郎的原住民建築研究追蹤,與談人為淡江大學建築系前系主任鄭晃二教授。 講稿下載(95MB):https://kaishao.idv.tw/PICS/2007/09/26/chijiiwa-suketarou.ppt |
||
2007 |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登山社,在首頁介紹1932年創立「台北工業學校山岳部」的老校長,千千岩助太郎教授,並聯結至本頁。 |
||
2008.09 |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黃志弘、宋立垚主持「日治時期臺北工業學校千千岩助太郎校長台灣原住民建築調查測繪圖稿全集數位典藏計劃」。 |
||
2009.04 | 維基百科新增條目:千千岩助太郎(漢文版):是我去寫的 |
||
2009.09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千千岩助太郎數位博物館 正式成立(部份完成,部份施工中) |
||
2009.09 |
2009年度,台灣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原住民族考試四等考試,「原住民族行政」類科,「台灣原住民史概要」科目 |
||
2009.11 | |||
2010.01 | |||
2010.03.04 |
2010 TELDA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0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際會議(台灣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3樓) 議程:http://collab.teldap.tw/teldap2010/program_cht_detail_4.html 講題:運用千々岩助太郎建築測繪手稿及寫真復原重建台灣原住民古部落地理資訊操作研究 The GIS Reconstruction of an Aboriginal Settlement Based on Digital Archives of Jijiiwa's Manuscripts and Photos 主講:黃志弘教授等,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Chih-Hong Huang,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wan 講題:千々岩助太郎與台灣原住民建築研究-研究歷程之回憶與點滴 主講:千々岩力教授,日本高岡法科大學教授(翻譯:楊詩弘) Chijiiwa Chikara, Takaoka University of Law, Japan 演講內容(漢文翻譯及日文原稿):http://cadbac.blogspot.com/2010/03/2010-teldap-international-conference.html |
||
2010.03 |
《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傳》漢文版譯者,陳榮周建築師(1917- ),是千々岩助太郎在台北工業學校建築科任教的學生;在1970年代初曾擔任他學弟KMG事務所(郭茂林事務所)台北支局負責人。 圖為千々岩力教授持《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傳》漢文版,在台南市烏山頭水庫八田與一技師像前留影。 |
||
2010.03 | 千々岩 力:1940年頃の蘭嶼(台湾タオ族)-千々岩助太郎のNHK解説から (PDF格式),高岡法科大学紀要 第21号(Mar, 2010)。 這是台北工業学校千々岩助太郎校長,在1940年,接受日本NHK(日本放送協会,當年只有廣播)所屬的台北放送局(JFAK)的錄音訪問,70年後由千々岩力教授做成文字記錄。 |
||
2010.08.07 |
台湾科学技術協会の郭茂林先生特輯発表記念演講會が、東京・市ヶ谷の「アルカディア市ヶ谷」で行われ、約90名の参加があり、台湾、日本の多くの関係者で賑わった。 特別講演は、郭先生の恩師に当たる千々岩助太郎氏のご子息である高岡法科大学教授で、台湾原住民との交流会を主催する千々岩力教授の 「台湾原原住民族との交流からの展開」と題した講演で、台湾の原住民と日本との交流と、学術研究について語った。高砂族などよく知られた台湾の少数民族の 名称の成り立ち、「首狩り族」の誤解、「刺青」の話など、非常に興味深いお話を伺えた。 |
||
2010.08.29 |
千々岩助太郎四子,千々岩壬(Chijiiwa Akira, 1944- ,灣生),拜訪日月潭九族文化村,在有他父親姓名的九族文化村建村紀念石碑前留影。(左:九族文化村黃瑞奇經理攝影提供) |
||
2010.10.31 |
旅日知名建築師郭茂林(Kaku Morin)返回祖國台灣,回到母校台北科技大學校史館,看到恩師千々岩助太郎校長照片時,特別從輪椅站起來,向一生中最大恩人照片鞠躬行禮致敬,並向恩師照片講話。 旅日知名建築師郭茂林返回母校台北科大參加百年校慶活動,經過校內僅存日本時代建築物。 ドキュメンタリー映画「郭茂林という男」,2012 |
||
2010.11.22 |
|||
2011.05 |
ウィキペディア フリー百科事典(維基百科全書日本版)新增條目:千々岩助太郎,係自台灣漢文版初步翻譯。 |
||
2011.11 |
台中沙鹿,與千々岩助太郎博士四子千々岩壬さん合影 |
||
2011.11 |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電子報 2011.11.18 第90期,介紹《臺灣高砂族の住家》與千千岩助太郎 文/許書維/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整理組研究助理。 電子報附錄提及以本站為參考聯結。附圖中,有取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之總督府檔案中的: 1.昭和4年(1929),千々岩助太郎任台北工業學校教諭履歷。 2.昭和18年(1943),台灣總督府官報第四百八號敘任及辭令,千々岩助太郎任台灣總督府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教授。 3.千々岩助太郎出現在《台灣日日新報》。 4.千々岩助太郎著作書影。 |
||
2012.04 |
賽德克族家屋及穀倉 屏東瑪家國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新建「賽德克族家屋及穀倉」,依千々岩助太郎的寫真及測繪記錄重建。 足袋(TABI,日本時代登山家人類学家の靴)と台湾高砂族の住家 賽德克族古拉斯達娜哈(長老)、 Takun Walis(邱建堂,長老);吳永昌(文史工作者)、我(千々岩助太郎四代目徒孫代表) |
||
2012.08 |
會議主題:千千岩助太郎與台灣原住民族傳統建築;徵稿啟事。 1.會議日期:2012年 8月25-28日(星期六至二,共4天) 2.會議地點:Day1國立台北科技大學;Day2-4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屏東瑪家鄉) 3.會議主旨:為展望原住民研究的未來,瞭解原住民族最新的學術動態,希冀透過台日雙方學者參與的「台日原住民族研究論壇」,藉由千千岩助太郎相關 研究,聚焦台灣原住民族建築研究現況探討,比較過去與現在有關台灣原住民族建築的文獻與資料,深化台灣原住民族之相關研究,期望與實務經驗有所結合。 |
||
2012.08 |
千々岩助太郎台灣高砂族建築踏查特展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藝文中心(元 台北工業学校);2012.08.25-2012.09.07 2012.08.25 AM 9:00 (一)開幕式 (二)新書發表會-《千々岩助太郎台灣高砂族住家調查測繪手稿全集》 (三)專題演講- 1.千々岩力 【千々岩助太郎の人物と研究情熱】 2.千々岩壬 【千々岩助太郎と台湾の山々】 台北科技大學校訊:101年校慶活動系列:千千岩助太郎與台灣原住民的傳統建築展覽介紹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部落格:千千岩助太郎台灣高砂族住家調查測繪手稿全集 |
||
2012.11 |
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主辦、民族學系協辦「千々岩助太郎台灣高砂建築踏查特展」,2012.11.07 - 2012.11.20 在國立政治大學中正圖書館舉行。 |
||
2012.11 |
吳讓治建築文教基金會贊助出版發行,《巨塔の男 郭茂林》特集+DVD 特集編集者及映畫監督:許志祥。 書中特別紹介,改變郭茂林一生的恩師千々岩助太郎校長。
|
||
2013.04 |
記錄片導演,為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胡台麗博士;大意是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阿美族祖屋重建故事的記錄片。此祖屋重建過程,參考了1940年千々岩助太郎親自到訪的調查記錄及寫真,參見筆者Blog:太巴塱阿美族祖屋 記錄片注文專線:博客來網路書店DVD館 讓靈魂回家 |
||
2013.07 |
綠色逗陣電台、台灣真水廣播放送節目,由前公共工程會主委、前交通部長郭瑤琪女士,訪問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黃志弘教授介紹千々岩助太郎教授 |
||
2013.09 |
內政部營建署委託社團法人臺灣山岳文教協會,出版《台灣登山史》套書 注文專線(國家書店,政府出版品專賣):http://www.govbooks.com.tw/viewitem.aspx?prodno=61136 此書除有紙本印刷版本,另有免費電子書可供閱覽:http://binb.tw/?service=418 其中,人物篇,紹介日本時代登山家4人(森 丑之助、沼井 鉄太郎、鹿野 忠雄、千々岩 助太郎);戰後登山家33人。沼井鉄太郎與千々岩助太郎傳記(6頁)執筆者為曾令毅。 |
|
|